
《上海百位名人家训家教》日前首发,新书精选上海有史以来百位名人的家训家教内容,涵盖陆机、徐光启、钱学森、傅雷等历史与近现代名人,展现“古今承续、海纳百川、中西融汇、多元并存”特色。
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徐瑞哲 摄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伟长先生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与钱氏家族绵延千年的家训精神相互激荡。作为新书总策划,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去年参加在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钱氏家训家教”传承培训班,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切感受到优秀家训家教所蕴含的磅礴力量。“也就是在那一刻,编印《上海百位名人家训家教》一书的想法愈发清晰。”王依群说,上海这座城市孕育了无数名人名家,他们的家庭故事中必然沉淀着同样珍贵的家训智慧,值得我们系统挖掘、整理与传承。
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从为人处世到治学兴业,优秀的家训家教如同无声的教诲,滋养着一代代人成长,更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社会的文明风尚。王依群表示,上海历来是名人名家辈出之地,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务实与进取,不仅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且在无数家庭中沉淀下各具特色却又共通的家训内核:或强调家国情怀,或倡导勤勉笃学,或秉持诚信守礼,或追求开拓创新。

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规约习俗(钱氏家训家教)”的保护单位,始终将传承地方优秀家训家教视为己任,学会已设有钱镠、方孝孺、黄炎培等名人研究专委会。这部新书中,每位名人的家训内容均由“家训精选”“家族历史”“家风解读”三部分构成,通过原文呈现、背景解读与当代启示,既追溯其家族渊源与成就,又提炼家训中最具价值的内核并加以阐释,更结合具体事例让抽象的教诲变得可感可学。同时,全书按“修身立德”“崇文重教”“敬业爱国”三大主题分类编排,既便于读者按类品读,也凸显了优秀家训跨越时代的共通价值。
王依群表示,这本书的诞生恰逢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重要讲话十周年。十年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优秀家训家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涵养品德、凝聚人心、促进社会文明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同样,这本书“打开一扇窗”,离不开各方鼎力支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不仅给予经费支持,而且将其纳入方志系统廉政建设重要项目。出版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钱运春全程关注编撰进程,而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叶舟担任主编,多年持续深耕上海家训家教研究。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拨冗作序,他们认为“上海是优秀家风生根发育的城市”“树大根深”。
海通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